|
技術(shù)文章 |
首頁 >> 技術(shù)文章 |
細菌活力藍色熒光檢測試劑盒 |
|
點擊次數(shù):1728 更新時間:2017-01-18 |
|
細菌活力藍色熒光檢測試劑盒產(chǎn)品說明書 主要用途 細菌活力藍色熒光檢測試劑是一種旨在通過使用熒光染料DAPI與染色體DNA的結(jié)合并發(fā)出熒光檢測信號來測定活體細菌和死亡細菌之比例的而經(jīng)典的技術(shù)方法。該技術(shù)由大師級科學(xué)家精心研制、成功實驗證明的。適用于各種環(huán)境樣品(河水、海水、市政廢水、可飲用水、土壤、沉積物等)和食物樣品的細菌檢測。產(chǎn)品嚴(yán)格無菌,即到即用,性能穩(wěn)定,熒光清晰。 技術(shù)背景 作為細胞DNA染色劑之一的4,6-二咪基-4-聯(lián)苯基吲哚(4,6-diamidino-2-phenylindole; DAPI)特異性地與DNA雙螺旋的凹槽部分發(fā)生相互作用,從而與DNA的雙鏈緊密結(jié)合。結(jié)合后產(chǎn)生的熒光基團的吸收峰是358nm而散射峰是461nm,正好是UV(紫外光)的激發(fā)波長356nm,使得DAPI成為了一種常用的熒光檢測信號。 產(chǎn)品內(nèi)容 緩沖液(Reagent A) 毫升 固定液(Reagent B) 毫升 染色液(Reagent C) 微升 裂解液(Reagent D) 微升 產(chǎn)品說明書 1份 保存方式 保存染色液(Reagent C)在-20℃冰箱里,其余的保存在4℃冰箱里,染色液(Reagent C)避免光照,有效保證6月 用戶自備 針筒式過濾器:用于除去樣品中的液體成分 濾膜(0.2微米孔徑的硝基纖維素或醋酸纖維素或聚碳酸酯濾膜):用于收集稀釋液體中的細菌 微型臺式離心機:用于細菌沉淀收集 1.5毫升離心管:用于細胞檢測操作的容器 碘化丙啶(Propidium Iodide;PI)染料:用于檢測死亡的細菌 37℃培養(yǎng)箱:用于孵育反應(yīng)物 熒光顯微鏡:用于觀察染色后具熒光的細菌 1 實驗步驟 實驗開始前,開啟熒光顯微鏡預(yù)熱。然后進行下列操作: 一、 液體樣品檢測(河水、海水、市政廢水、可飲用水、液體食物等) 1. 準(zhǔn)備好針筒式過濾器,濾膜為1厘米直徑和0.2微米孔徑的硝基纖維素或醋酸纖維素或聚碳酸酯 2. 移取10毫升液體樣品到針筒式過濾器 3. 真空過濾 4. 準(zhǔn)備1個1.5毫升離心管 5. 加入xx微升緩沖液(Reagent A) 6. 選擇下列方法之一繼續(xù)操作: 方法一:熒光日光法 1. 加入xx微升固定液(Reagent B)到上述1.5毫升離心管 2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. 再加入xx微升染色液(Reagent C)到離心管 4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5. 小心加入上述離心管中所有溶液到針筒式過濾器里的濾膜上,鋪滿整個表面 6. 在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30分鐘,避免光照和液體蒸發(fā) 7. 真空過濾移去濾膜上的染色溶液 8. 小心移出濾膜 9. 置于載波片上 10. 即刻在熒光顯微鏡(1000倍)紫外波長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活細菌量:顯示亮藍色熒光細菌的為活細菌 11. 關(guān)掉熒光,開啟白光,觀察并計數(shù)總細菌量 12. 建議觀察20個顯微鏡視野,確定總細菌量、活體細菌量和死亡細菌量及其比例 方法二:雙重染色 1. 加入xx微升固定液(Reagent B)到上述1.5毫升離心管 2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. 再加入xx微升染色液(Reagent C)到離心管 4. 繼續(xù)加入1微升(1微克/微升)用戶自備的碘化丙啶(Propidium Iodide;PI)染液 5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6. 小心加入上述離心管中所有溶液到針筒式過濾器里的濾膜上,鋪滿整個表面 7. 在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30分鐘,避免光照和液體蒸發(fā) 8. 真空過濾移去濾膜上的染色溶液 9. 小心移出濾膜 10.置于載波片上 11.即刻在熒光顯微鏡(1000倍)紫外波長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:顯示亮藍色熒光細菌的為活細菌 12.變更到紅色熒光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:顯示紅色熒光細菌的為死細菌或膜損害細菌 13.建議觀察20個顯微鏡視野,確定活體細菌和死亡細菌的比例 2 二、固體樣品檢測(土壤、沉積物、食物等) 1. 準(zhǔn)備好1克固體樣品 2. 移入到1.5毫升離心管 3. 加入xx毫升緩沖液(Reagent A) 4. 強力渦旋震蕩30秒,充分混勻 5. 靜置1分鐘 6. 即刻移取100微升上清液體到新的1.5毫升離心管 7. 選擇下列方法之一繼續(xù)操作: 方法一:熒光日光法 1. 加入xx微升固定液(Reagent B)到上述1.5毫升離心管 2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. 加入xx微升染色液(Reagent C)到離心管 4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5. 放進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10分鐘,避免光照 6. 移出10微升離心管中的混勻物到載玻片上或血細胞計數(shù)儀上 7. 放上蓋玻片 8. 即刻在熒光顯微鏡(1000倍)紫外波長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活細菌量:顯示亮藍色熒光細菌的為活細菌 9. 關(guān)掉熒光,開啟白光,觀察并計數(shù)總細菌量 10.建議觀察20個顯微鏡視野,確定總細菌量、活體細菌量和死亡細菌量及其比例 方法二:裂解法 1. 加入xx微升固定液(Reagent B)到上述1.5毫升離心管 2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. 加入xx微升染色液(Reagent C)到離心管 4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5. 放進37℃培養(yǎng)箱孵育10分鐘,避免光照 6. 移出10微升離心管中的混勻物到載玻片上或血細胞計數(shù)儀上的一側(cè)樣品池里 7. 加入xx微升裂解液(Reagent D)到1.5毫升離心管 8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9. 放進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10分鐘,避免光照 10.再移出10微升離心管中的混勻物到新的載玻片上或血細胞計數(shù)儀上的另一側(cè)樣品池里 11.放上蓋玻片 12.即刻在熒光顯微鏡(1000倍)紫外波長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:顯示亮藍色熒光細菌的為活細菌,而顯示暗淡或無熒光細菌的為死細菌或膜損害細菌 13.建議觀察20個顯微鏡視野,確定總細菌量、活體細菌量和死亡細菌量及其比例 方法三:雙重染色 1. 加入xx微升固定液(Reagent B)到1.5毫升離心管 2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. 加入xx微升染色液(Reagent C)到離心管 4. 再加入xx微升(1微克/微升)用戶自備的碘化丙啶(Propidium Iodide;PI)染液 5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 6. 放進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10分鐘,避免光照 7. 移出10微升離心管中的混勻物到載玻片上或血細胞計數(shù)儀 8. 放上蓋玻片 9. 即刻在熒光顯微鏡(1000倍)紫外波長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:顯示亮藍色熒光細菌的為活細菌 10. 變更到紅色熒光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:顯示紅色熒光細菌的為死細菌或膜損害細菌 11. 建議觀察20個顯微鏡視野,確定活體細菌和死亡細菌的比例 處理三:菌液樣品(培養(yǎng)細菌等) 1. 移取1毫升細菌培養(yǎng)瓶里的新鮮菌液到新的1.5毫升離心管 2. 放進微型臺式離心機離心30秒,速度為16000g (或13000RPM,例如eppendorf 5415) 3. 小心抽去上清液 4. 加入xx毫升緩沖液(Reagent A),充分混勻 5. 移出100微升細菌樣品到新的1.5毫升離心管 6. 選擇下列方法之一繼續(xù)操作: 方法一:熒光日光法 1. 加入xx微升固定液(Reagent B)到上述1.5毫升離心管 2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. 加入xx微升染色液(Reagent C)到離心管 4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5. 在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10分鐘,避免光照 6. 移出10微升離心管中的混勻物到載玻片上或血細胞計數(shù)儀 7. 放上蓋玻片 8. 即刻在熒光顯微鏡(1000倍)紫外波長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活細菌量:顯示亮藍色熒光細菌的為活細菌 9. 關(guān)掉熒光,開啟白光,觀察并計數(shù)總細菌量 10. 建議觀察3個顯微鏡視野,確定總細菌量、活體細菌量和死亡細菌量及其比例 方法二:裂解法 1. 加入xx微升固定液(Reagent B)到1.5毫升離心管 2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. 加入xx微升染色液(Reagent C)到離心管 4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5. 在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10分鐘,避免光照 6. 移出10微升離心管中的混勻物到載玻片上或血細胞計數(shù)儀上的一側(cè)樣品池里 7. 加入xx微升裂解液(Reagent D)到1.5毫升離心管 8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9. 在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10分鐘,避免光照 10. 移出10微升離心管中的混勻物到新的載玻片上或血細胞計數(shù)儀的另一側(cè)樣品池里 11. 放上蓋玻片 12. 即刻在熒光顯微鏡(1000倍)紫外波長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:顯示亮藍色熒光細菌的為活細菌,而顯示暗淡或無熒光細菌的為死細菌或膜損害細菌 13. 建議觀察3個顯微鏡視野,確定總細菌量、活體細菌量和死亡細菌量及其比例 4 方法三:雙重染色 1. 加入xx微升固定液(Reagent B)到上述1.5毫升離心管 2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3. 加入xx微升染色液(Reagent C)到離心管 4. 再加入xx升(1微克/微升)用戶自備的碘化丙啶(Propidium Iodide;PI)染液 5. 用手指輕輕彈動離心管,使其充分混勻 6. 放進37℃培養(yǎng)箱里孵育10分鐘,避免光照 7. 移出10微升離心管中的混勻物到載玻片上或血細胞計數(shù)儀上 8. 放上蓋玻片 9. 即刻在熒光顯微鏡(1000倍)紫外波長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:顯示亮藍色熒光細菌的為活細菌 10.變更到紅色熒光濾波器下,觀察并計數(shù):顯示紅色熒光細菌的為死細菌或膜損害細菌 11.建議觀察3個顯微鏡視野,確定活體細菌和死亡細菌的比例 注意事項 1. 本產(chǎn)品為50次操作 2. 操作時,須戴手套 3. DAPI為半通透性的染料,可以自由進入細菌 4. 本產(chǎn)品的裂解液(Reagent D),通常情況下,可以充分溶解細菌細胞,但不排除不同菌種的耐受力;亦可使用異丙醇替代 5. 細菌稀釋性樣品(例如河水等)建議觀察20個視野計數(shù);濃縮性樣品(例如培養(yǎng)菌等)建議觀察3個視野計數(shù) 6. 使用載波片細菌計數(shù)活體細菌和死亡細菌比例時,建議每個視野計數(shù)200個細菌 7. 使用標(biāo)準(zhǔn)血細胞計數(shù)器進行細菌計數(shù)時乘上稀釋倍數(shù)104。標(biāo)準(zhǔn)血細胞計數(shù)器(Hemocytometer)的計算方法是: 1毫米方塊的細菌計數(shù)X 104(稀釋倍數(shù))=實際細菌數(shù)/毫升 8. 建議細菌染色后即刻進行觀察分析,zui長不得超過2小時 9. 本公司提供系列細菌分析試劑產(chǎn)品 質(zhì)量標(biāo)準(zhǔn) 1. 本產(chǎn)品經(jīng)鑒定性能穩(wěn)定 2. 本產(chǎn)品經(jīng)鑒定熒光清晰 5 |
|
|
|
 |
推薦產(chǎn)品 |
 |
 |
最新產(chǎn)品 |
 |
 |
較早新聞 |
 |
 |
較早技術(shù)文章 |
 |
|